NY_T 561-2015 动物炭疽诊断技术

ID

8DC5D5B8A3E346CA00AA2EFE3B215D7F

文件大小(MB)

0.75

页数:

12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8-14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11.220,B41 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561—2015,代替 NY/T 561—2002,动物炭疽诊断技术,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animal anthrax,201570-09 发布2015-12-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NY/T 561—2015,-1—,刖 5,本标准按照GB/T L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NY/T 561—2002《动物炭疽诊断技术》,与NY/T 561—200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 —增加了生物安全要求(见3);,— —增加了炭疽细菌学检查操作流程(见5);,— —增加了病料标本运输(见6.1. 3);,— 增加了 PCR鉴定试验(见6. 6);,— —增加了陈旧动物病料和环境标本的细菌学检查(见7);,— 修改了病料标本采集(见6. 1. 1和6.1. 2);,— 修改了细菌学检查的综合报告(见6. 7);,— —修改了皮张标本取样和皮张抗原的制备方法(见8.1和8. 3);,— 删除了雷比格尔氏荚膜染色法和荧光抗体染色法;,— 删除了青霉素串珠试验;,—删除了非皮张类标本的沉淀试验检查,本标准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〇正编著《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2012年第7版)中有关炭,疽的诊断技术基本一致,本标准由农业部兽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TC 181)归ロ,本标准起草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书章、祝令伟、刘军、郭学军、孙洋、纪雪、周伟,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NY/T 561—2002o,I,NY/T 561—2015,动物炭疽诊断技术,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动物炭疽芽胞杆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动物炭疽的诊断和检疫以及环境标本中炭疽芽胞杆菌的检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国务院120041424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部〔2003〕302号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农医发〔2007112号炭疽防治技术规范,3生物安全要求,3. 1疑似炭疽病料标本的涂片、染色和镜检,以及灭活材料的PCR试验和沉淀试验操作应在BSL- 2,实验室进行,3. 2病原分离培养操作应在BSL- 3实验室进行,3. 3采样过程中的个体防护按照农医发〔2007〕12号的规定执行,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和个体防护按照,农业部〔2003〕302号的规定执行,推荐长期从事炭疽诊断的专业人员接种炭疽疫苗,3.4所有可能受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灭菌处理,可能受污染的环境应消毒处理,灭菌及消毒方法按照农,医发〔2007112号的规定执行,4材料准备,4.1 器材,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锅、高压灭菌锅、n级生物安全柜、光学显微镜、台式离心机、coユ培养箱、,PCR扩增仪、电泳系统、紫外凝胶成像仪或紫外分析仪,4.2 培养基及试剂,普通营养肉汤、普通营养琼脂平板、5%绵羊血液琼脂平板(或5%马血液琼脂平板)、0. 7%碳酸氢,钠琼脂平板、PLET琼脂平板;碱性美蓝染色液、草酸镂结晶紫染色液、革兰氏碘液、沙黄复染液、TAE,电泳缓冲液、2%琼脂糖凝胶、上样缓冲液、0. 5%苯酚生理盐水。配制方法见附录A,4.3 诊断试剂,国家标准炭疽沉淀素血清、炭疽皮张抗原、健康皮张抗原、炭疽诊断用标准噬菌体和n号炭疽疫苗,菌株,4.4 实验动物,体重!8 g.22 g清洁级实验用小鼠,5操作流程,炭疽细菌学检查操作流程见图し,1,NY/T 561—2015,图1炭疽细菌学检查操作流程,6新鲜疑似炭疽动物病料标本的细菌学检查,6.! 病料标本采集和运输,6. 1. 1疑似炭疽患病动物病料标本采集,疑似炭疽患病动物,自消毒的耳部或尾根部静脉采血1 mL-3 mL,或者抽取病变部水肿液或渗出,液以及天然孔流出的血性物,放置于无菌采样管中。取少许血液或组织液直接涂于载玻片上,自然干燥,后火焰固定,放置于载玻片盒中,6. 1.2疑似炭疽死亡动物病料标本采集,疑似炭疽死亡动物,针刺鼻腔或尾根部静脉抽取血液。已经错剖的疑似炭疽动物尸体,应立即停止,解剖活动,可抽取1 mL.3 mL血液或血性物,或者用无菌棉拭子蘸取组织切面采样,并做血液涂片或,组织触片,然后立即按照农医发〔2007〕12号的规定处理现场,6. 1.3病料标本运输,病料标本的包装和运输应符合国务院120041424号的要求,运输时间超过1 h,应在2℃.8℃条件,下运输,6.2细菌染色法,6. 2. 1碱性美蓝荚膜染色法,6. 2. 1. 1操作方法,滴加碱性美蓝染色液于载玻片涂抹面上,染色2 min-3 min(如荚膜不清楚,染色时间可稍延长),水洗、干燥、镜检。冲洗后的废水以及吸水纸经高压灭菌处理或者用1。%次氯酸钠溶液处理过夜,6. 2. 1.2结果观察,镜下观察可见,炭疽芽胞杆菌菌体粗大,呈深蓝色,菌体外围荚膜呈粉红色。病料标本染色,菌体单,在、成对或呈短链条排列;培养物染色,菌体呈长链条排列,6. 2.2革兰氏染色法,6. 2. 2. 1操作方法,滴加草酸镀结晶紫染色液于载玻片涂抹面上,染色1 min,水洗。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1 min,水,洗。滴加95%乙醇,脱色约30 s,水洗。滴加沙黄复染液,复染1 min,水洗,干燥,镜检。废水以及吸水,2,NY/T ……

……